公司首次独立申报工法实现“零”的突破——两项独立申报工法获自治区级工法评审公示
发布日期: 2014-12-08

    近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网上公示2014年度广西区级工法评审结果,分别由直属分公司林磊、黄宝生为第一完成人编制的两项独立申报工法——《静压双排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与预应力锚杆复合基坑支护施工工法》和《现浇混凝土圆柱用PVC管材代木模板施工工法》拟评定为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工程建设工法,这是总承包公司成立以来首次独立申报并获公示的区级工法。
    《静压双排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与预应力锚杆复合基坑支护施工工法》是静压双排预制桩与锚杆结合的基坑支护体系。该体系充分利用了静压管桩技术和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通过静压管桩施工、基坑分层开挖、安装预应力锚杆等工序以保证基坑周边土体的稳定性。该工法的特点是环保、经济、便捷、周期短,无需养护,强度高,支护效果好,适用于开挖深度不深、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以及基础施工周期短、施工作业场地狭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的边坡支护。该工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扩建工程基坑支护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现浇混凝土圆柱用PVC管材代木模板施工工法》则以解决目前现浇混凝土圆柱模板存在的缺陷、降本增效为出发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尝试。混凝土圆柱型构造柱属于异形结构,采用传统的木模板体系,拼缝多、费时、造价高、自重大、人工移动不便,还会造成现有材料的极大浪费。租赁全钢模板造价太高,运输不便,还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农站最先提出了设想:“有什么材料是已经预制好,材料来源广泛,运输便利并且能够符合现场构造尺寸的?”带着这个构想,项目管理人员林磊最先做了大胆假设:使用PVC管材。
    根据人机料物法环的原理,要做出一个可行性高的方案还需要反复研究。首要解决的就是管材的强度问题。由于是PVC材质,如单纯用来代替木模板是行不通的。着手之处只能从在确定PVC材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从外部加强该材质的强度。开始的时候做了三个方案,但感觉都没有多大作用。分公司提出建议:“不如就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艺。”在充分考虑和讨论之后,得出的方案是:使用PVC管材的内衬,配合外部方木的刚性,最后使用钢筋柱箍把方木和PVC柱模抱箍成一体的技术。
    新型工艺听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画出模板大样图并向模板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再由工长将制作新型模板的具体方法教与安装工人。要制作新型PVC圆柱模板需将塑料垫块按照结构布置后,将纵向轴线切割后的PVC管材安装至已放好轴线的楼面上,将方木安装在模板外侧,使用钢筋箍筋固定方木,最后连接固定在满堂架上,模板垂直度校正同步进行。
    经实践,发现取得的效果很不错,现浇混凝土圆柱立面平整、线性顺滑、色泽一致,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均对工序验收成果给予了肯定。整个施工过程中均处于安全、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达到绿色环保的施工目标。直属分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公司领导、技术中心的精心指导、帮助下,在莫志元经理的布置安排以及各项目部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不断进取,在QC活动获评国优的基础再次实现了独立申报自治区级工法“零”的突破。